孩子说话慢……多慢才算异常
<!––>
通常,孩子从出生起就有“语言发展”,开始是哭声,约2-3个月后,会开始发出咿呀声,像是在与父母或照顾者交流,逐渐发展成笑声,对叫名字有反应,玩口水,吹口哨,发出喉音,能听懂并执行简单指令或问题,孩子大约在1岁时开始说单词,2岁左右开始说有意义的双词组合,3-4岁时能说较长的句子
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孩子是否有语言障碍或说话迟缓?
观察您的孩子,如果大约2岁时还不会说有意义的词语,或者只能说单个词,无法与他人交流,这就属于异常情况。然而,不应等到2岁才开始关注,如果在上述年龄阶段发现孩子无法达到应有的语言发展,或者当我们说话或指令孩子时,孩子听不懂,叫名字也不回头,说明孩子可能存在听觉相关的语言障碍,应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,进行咨询、检查、诊断原因并寻找治疗方法。
孩子说话迟缓的原因有哪些?
- 听觉神经损伤 指孩子听力障碍,无法通过正常听觉学习语言和说话,而是通过手势交流。通常孩子可能伴有情绪问题,如因不满而哭闹,但无法表达需求等。
- 脑部损伤 指孩子脑部异常,具体表现取决于病变的性质和范围,如控制运动的神经异常等。
- 自闭症 指孩子语言发展迟缓,伴有社交障碍、表达困难、行为问题及理解能力不同于一般儿童。此异常通常在30个月前出现,或伴有其他障碍。孩子不注视他人,不理解指令,喜欢独自玩耍,发出非语言声音,喜欢重复单一游戏,对听觉、视觉、触觉、嗅觉或味觉刺激反应异常,感知可能过敏或迟钝。
- 智力低下 指智商低于70,语言及其他发展迟缓,尤其是眼手协调能力差,如串珠等,同时伴有表达、生活自理、社交、学习等方面的问题,但这些问题必须在18岁前出现。
- 缺乏适当的语言刺激 即使孩子能理解语言,但因有人替他说话,孩子不愿开口或说得很少,导致说话迟缓。但如果环境和养育方式改变得当,孩子的语言发展会有明显改善。
发现孩子说话迟缓或不愿说话该怎么办?
如果发现孩子似乎是“说话迟缓的孩子”,或觉得“孩子不说话”,应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进行适当诊断,或咨询专家,如精神科医生、心理学家、听力检查师或语言治疗师等。
为预防或解决孩子说话迟缓的问题,父母应尽早促进语言发展,从小训练孩子学习语言,因为早期认知有助于更好地纠正问题并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