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到HIV感染,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令人害怕的事情,但如果我们研究相关信息会发现,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可以与家人共同生活,只要周围的人理解并敞开心扉。因此,为了确保安全共处并正确应对,帕亚泰3医院感染科内科医生苏披查·昂吉提库医生将为大家介绍应如何做?
“HIV感染”与“艾滋病”是一样的吗?
苏披查医生解释说,艾滋病(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:AIDS)是由HIV病毒(人类免疫缺陷病毒)感染引起的疾病,艾滋病是HIV感染的晚期阶段,发生在免疫系统被破坏,无法抵抗各种病原体时,而HIV感染者可能不会发展到艾滋病阶段。
HIV病毒是如何传播的?
有多种途径可以导致感染者传播病毒,包括:
- 通过性行为和体液传播
- 通过血液,如使用注射针头、接受带病毒的血液、通过伤口或黏膜传播
- 母亲在怀孕期间或哺乳期间传给婴儿
如何与HIV感染者安全共处?
当家庭成员与HIV感染者共同生活时,苏披查医生指出,重要的是全面了解疾病的正确信息,包括传播途径、防护措施、治疗方法,以及按时带患者就医治疗。
- 不会导致感染的行为
- 共用公筷公勺进餐
- 拥抱
- 可以一起洗衣服,但必须单独清洗并戴手套的是沾染血液、体液、粪便、尿液的衣物
- 共用肥皂、沐浴露、洗发水、牙膏、爽身粉
- 有感染风险的行为
- 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,如剃须刀、指甲剪、牙刷
- 家中有人生病,如发烧、麻疹、德国麻疹、水痘且未与感染者隔离
- 家人应接种各种传染病疫苗,如流感、麻疹、白喉、百日咳
- 应勤洗手,如饭前饭后、做饭前后、如厕后
- 夫妻间性生活必须每次使用安全套,并注意防止性传播感染
如果怀疑有HIV感染风险,应怎么办?
苏披查医生表示,应在72小时内立即就医,进行HIV血液检测及乙型、丙型肝炎病毒检测,检查肝肾功能,并接受暴露后预防用药(PEP),以降低感染风险。抗病毒药物需连续服用28天,若在感染后24小时内开始服药,预防效果最佳。应按医嘱定期复查,并避免可能导致感染的高风险行为。
当家庭成员都理解并敞开心扉,与HIV感染者共同生活就不再可怕或令人担忧,“家庭”这一词的生活依然可以温暖如初地继续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