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种儿童流行病 父母应警惕的危险

Phyathai 2

9 分钟

26/03/2020

AI Translated

分享


5种儿童流行病 父母应警惕的危险

气候变化时,时而炎热,时而下雨,免疫力尚未完善的小孩容易引发儿童传染病,且儿童的病情通常比成人严重且易出现并发症。因此,父母需特别密切照顾孩子,以预防和监测可能发生的儿童传染病。

手足口病
由肠道病毒(Enterovirus,EV)或柯萨奇病毒(Coxsackie)感染引起,病毒通过患者的唾液和粪便传播。感染途径为口腔接触,因手部、玩具、水、食物被污染而感染。患者在出现症状前2-3天至症状出现后1-2周内具有传染性,粪便中可检测到病毒数周甚至数月。感染后3-6天出现症状,主要见于5岁以下儿童。

    • 可观察到的症状包括发热,手掌、脚掌、口腔、舌头、牙龈出现皮疹,症状通常在7-10天内自行消退。患者可能出现罕见并发症,如脑炎、心肌炎。因此,如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症状,应尽快带孩子就医。
    • 治疗手足口病主要对症治疗,如给予退烧药(对乙酰氨基酚)。部分儿童口腔多处溃疡,导致进食和饮水不足,因不愿吞咽唾液且不配合口腔清洁,口腔溃疡愈合缓慢。可在进食前约10分钟服用局部麻醉药以减轻疼痛,促进进食和饮水。严重者可能需静脉补液。
    • 预防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,教导儿童勤洗手,防止共用餐具和饮水器具,避免交叉感染。患病儿童应隔离,不宜外出游玩,以免传染他人。学龄儿童应从出现皮疹起停课一周。

疱疹性咽峡炎(Herpangina)
由柯萨奇病毒A组(Coxsackie viruses A血清型1-10、16及22)和肠道病毒(Enterovirus)引起。通过接触患者的鼻涕、唾液、分泌物及粪便传播。接触后手部不慎入口可导致感染。潜伏期约3-14天,患者从感染第一天起至康复(约1-2周)均具传染性。该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。

    • 可观察到的症状一般症状不重,但可能出现急性高热,体温可达40摄氏度,头痛,全身疼痛,可能呕吐。典型症状为口腔及咽喉疼痛,先出现,随后(1天内)软腭、悬雍垂出现红点,扁桃体或咽喉部可能有红色小疱疹,疱疹中央可能有小溃疡,周围可有炎症,数量5-10个。发热通常2-4天内退去,但溃疡可持续约1周。
    •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为对症治疗,包括擦拭身体降温,给予对乙酰氨基酚(Paracetamol),不需使用抗病毒药或抗菌药(抗生素),除非怀疑有细菌继发感染。若发热3天内不退或高热,无法进食饮奶,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、尿少、嗜睡,应立即就医。
    • 预防 目前无疱疹性咽峡炎疫苗,最佳预防方法为勤洗手,使用肥皂和清水,避免接触患者的唾液、鼻涕及其物品,包括玩具。患病儿童应停学7天。

登革热
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,有4个血清型:登革1、2、3和4型。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,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类传播病毒,引发疾病。埃及伊蚊多在家中静止水体如水缸、水罐或积水坑中繁殖。

    • 可观察到的症状包括持续高热39-41摄氏度,持续2-7天,面部潮红,头痛,骨骼肌肉疼痛,眼眶痛,食欲不振,恶心呕吐,上腹部或右肋下疼痛,出血表现如皮肤出血点、鼻出血、牙龈出血。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呕血。如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。
    • 治疗登革热患者应休息于通风良好的环境,使用常温或温水擦拭身体10-15分钟以降温,缓解不适。给予对乙酰氨基酚退烧,服药间隔应至少4-6小时一次,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类退烧药,以免增加出血风险。

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或少量加盐的果汁,分次少量饮用,不宜只喝白开水。饮食应清淡易消化,避免黑色或红色食物和饮料,如红色饮料、西瓜、巧克力等,以防误判呕吐物为血液。根据医生建议密切观察病情,尤其是发热开始后3-5天内。

  • 预防 预防登革热关键在于防止蚊虫叮咬。清除埃及伊蚊繁殖地,密封储水容器,防止蚊子产卵;每7天更换花瓶、水桶等容器内的水,切断蚊子幼虫生长周期;在固定水体中放养食蚊鱼,如孔雀鱼、斗鱼、鲫鱼;保持环境通风、整洁,避免成为蚊虫栖息地,并养成良好习惯。

腹泻病
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,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。初期表现为每日腹泻超过3次。儿童腹泻或呕吐时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,家长需密切观察症状,及时就医。

    • 治疗腹泻病无特效药,但可通过对症治疗康复。若儿童无法进食,应通过静脉补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发热时应擦拭降温并给予退烧药。腹痛或腹胀时可用驱风药。呕吐停止后可进食稀饭或粥。
    • 预防勤洗手,使用肥皂和清水或洗手液,清理垃圾,防止苍蝇滋生,食用“熟、热、洁净”的食物。

目前已有轮状病毒疫苗用于预防病毒性腹泻,仅适用于婴幼儿口服接种,已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,能有效预防疾病,减轻病情,且安全性高。首剂适用于6周龄以上婴儿,后续剂次间隔4周,口服2或3次,视疫苗种类而定。大龄儿童应注重个人卫生。

脑膜炎
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。感染儿童可能出现高热、嗜睡、抽搐、四肢无力,家长需密切观察症状,因为小儿无法表达不适。如出现上述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

肺炎链球菌通过呼吸道传播,故应避免带儿童去拥挤场所,若无法避免应佩戴口罩,并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。疫苗接种时间为2、4、6个月龄,12-15个月龄加强针。7-11个月龄开始接种者,需接种两剂,间隔两个月,12-15个月龄加强针。1-5岁未接种者,接种一剂,免疫低下或高风险儿童需接种两剂,间隔两个月。

如需更多信息咨询
帕亚泰2医院儿童健康中心
电话 02 617-2444 转 3219-3220


分享

如果有兴趣想咨询医生

请填写信息以便我们联系您。


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