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(depression)是一种情绪疾病,患者通常会几乎整天持续感到悲伤,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以上。此病可发生于任何性别和年龄。作为父母,关心孩子的家长可能会担心,当孩子长大进入学龄阶段,需要适应学校社会生活时,孩子的生活会是怎样的。当发现孩子有积累的压力,行为开始改变,变得孤僻、不爱说话、不想去学校时,是否可能是抑郁症呢?今天我们为您解答。
儿童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
- 遗传因素:如果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,孩子患抑郁症的几率会比普通儿童高。
- 儿童服用某些药物,如化疗药物、降压药、各种毒品等。
- 某些疾病,如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- 环境或压力因素,包括家庭问题、与恋人或朋友争吵、学习成绩下降、经常被同学欺负或感到不喜欢、害怕、担忧周围的人,或孩子缺乏自信,害怕竞争等。
哪些症状……可能表明孩子患有抑郁症
- 情绪低落,感到厌倦,部分患者可能情绪易怒。
- 开始孤僻,不像以前那样多说话。
- 做喜欢的活动时没有快乐感,或者不喜欢以前喜欢的活动,例如曾喜欢画画,但现在不喜欢了。
- 食欲减退,体重下降,部分患者则食欲过旺。
- 睡眠不好,睡眠断断续续,或比平时早醒,部分患者则整天睡觉。
- 感到悲伤、无精打采,不想做任何事情。
- 学习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下降。
- 感到内疚,自责,觉得自己毫无价值。
- 偷偷一个人哭泣。
- 别人做的事情都让自己感到不满。
- 有自杀念头或抱怨想死。
然而,出现上述症状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一定患有抑郁症。因此,如果家长有疑虑,应带孩子去专科医生处咨询,进行确诊,判断是否为抑郁症,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。
当孩子患有抑郁症时的应对方法
如果孩子被医生确诊为抑郁症,家长的关心和照顾与药物治疗和医生咨询同样重要。因此,父母或监护人应采取以下措施:
- 经常与孩子交谈,观察孩子的行为,询问孩子的感受、快乐与否及生活琐事。
- 与孩子一起进行活动,创造新的氛围和活动,让孩子增加快乐感,且活动不应是孩子不喜欢的,以免症状恶化。
- 与孩子沟通时讲道理,不用情绪化,始终给予孩子关心和温暖。
- 给孩子机会讲述遇到的问题,不催促,营造轻松、不紧张的氛围。
- 观察孩子的行为,必要时请求老师帮助关注孩子的行为。
- 与老师坦诚沟通,交流孩子在家和学校遇到的问题,共同密切合作解决问题。
- 应定期咨询精神科医生,接受正确且持续的治疗。
拉塔努庞·瓦坦潘亚萨昆 医生
儿科专家
帕亚泰纳瓦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健康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