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齿拔除的8个常见疑问解答

Phyathai 2

11 分钟

23/11/2021

AI Translated

分享


智齿拔除的8个常见疑问解答

1. 麻醉药能持续多久?

一般来说,麻醉药的持续时间为2-4小时,具体取决于麻醉药的种类、剂量及注射技术。下牙麻醉时,患者会感觉麻醉时间更长且麻醉范围比上牙更广。

 

2. 拔牙伤口需要多少天才能完全愈合?

拔牙后形成的伤口呈凹陷状,形状与拔除的牙根相符。拔牙当天,伤口会有少量渗血,随后血液开始凝固形成血块,封闭伤口止血。之后身体会逐步修复组织,生成骨骼和黏膜。伤口完全愈合后,凹陷处会闭合,牙龈覆盖其上。

 

通常患者在拔牙当天会有少量渗血,咬纱布时血流会逐渐减少直至停止。拔牙伤口会逐渐愈合,伤口变浅且缩小,约一周内明显改善,但完全愈合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。

 

3. 如果是智齿手术,伤口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愈合?

一般来说,简单的智齿手术伤口愈合时间与其他牙齿拔除相近,约一周内愈合。但如果是复杂的智齿手术,如需磨除牙齿或骨头,伤口愈合时间可能会比平时更长。

 

对于有缝合的智齿手术或拔牙,患者应在拔牙后7-14天内回诊由牙医检查并拆线。

 

4. 拔牙或智齿手术后应如何护理?

  • 拔牙或智齿手术后,应咬紧纱布约1小时后再吐出。如仍有出血,应更换干净纱布继续咬紧1小时。
  • 若拔牙或手术后出血不止,禁止含冰块,应使用包裹布的冰袋或冷敷胶敷于口外拔牙部位或手术伤口处。
  • 第一天不宜漱口或使用漱口水,如必须漱口应轻柔,以免使正在凝固的血块脱落,导致伤口疼痛。
  • 正常刷牙清洁,但需注意避开拔牙或手术伤口处。
  • 如伤口疼痛,应按牙医处方服用止痛药。部分患者需服用抗生素,应按疗程服用以防感染。
  • 禁止用手指、牙签等物挖掘伤口,避免吮吸伤口。
  • 可正常工作和生活,但避免剧烈运动。
  • 术后初期禁止饮酒和吸烟。
  • 如有异常症状,应及时就诊牙医。
  • 智齿手术或切口伤口术后1-2天内应使用包裹布的冰袋或冷敷胶冷敷,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。
  • 术后7-14天应回诊拆线。

 

5. 适合做智齿手术的年龄是多少?

适合做智齿手术的年龄为16-20岁,因为此时牙根尚未完全发育,长度约为牙根的1/2至2/3,覆盖智齿的骨质尚未硬化,便于磨骨和切牙,减少对邻近磨牙组织的损伤。此外,此年龄段身体健康,通常无慢性疾病,身体修复能力强,手术伤口愈合快,骨骼再生快,且并发症少或轻微。

 

因此,处于此年龄段者应检查口腔是否有智齿,并通过X光检查智齿位置和形态,以便牙医制定治疗方案。

 

6. 如果放任智齿不管,会有什么不良影响?

  • 导致覆盖智齿的牙龈发炎(冠周炎),因食物残渣卡在覆盖智齿的牙龈瓣下,伴随细菌感染,造成牙龈红肿疼痛。
  • 邻牙龋坏,因智齿推挤邻牙及食物残渣卡在紧密牙缝,患者难以清洁。
  • 引发牙周病,因智齿推挤邻牙及对牙根骨骼施加压力,导致邻牙骨质吸收,出现牙齿松动和牙龈退缩等问题。
  • 邻牙牙根吸收,因智齿压力所致。
  • 可摘义齿患者若口内有未拔除的埋伏智齿,长期佩戴义齿可能压迫牙龈,导致覆盖智齿的骨质吸收,智齿可能露出骨面或牙龈,需在患者年纪较大、健康状况较差时进行复杂手术。
  • 可能形成智齿囊肿及肿瘤(牙源性囊肿和肿瘤)。
  • 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牙痛或头痛。
  • 埋伏智齿存在于颌骨内,会使该部位骨质不坚固,若遭受外伤或撞击,骨折风险增加。
  • 正畸患者应拔除智齿,以便正畸治疗顺利进行,防止牙齿拥挤。智齿压力可能导致矫正牙齿倾斜,或新长出的智齿影响保持器的佩戴。

 

7. 手术后会有什么症状,疼痛和肿胀程度如何?

  • 智齿手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,如伤口出血、伤口感染及术后麻木。
  • 伤口出血时,应紧咬纱布1-2小时,24小时内血液会逐渐减少直至止血。
  • 伤口感染表现为疼痛、肿胀、发红、发热及局部功能障碍,如张口受限。通常感染为短暂,2-3天内症状逐渐减轻。
  • 拔牙后疼痛通常不剧烈,可用止痛药缓解。疼痛多在拔牙后12小时内出现,2天内逐渐减轻。
  • 肿胀多在术后2-3天达到高峰,随后逐渐消退。可用包裹布的冰袋或冷敷胶冷敷伤口处减轻疼痛和肿胀。如肿胀加重,可能为感染,应及时就诊。
  • 术后麻木较少见,多发生于下颌智齿手术,因手术时神经受损或挤压。患者常感唇部或舌头麻木,感觉减退,类似麻醉未退。可能伴有下前牙酸痛,但不影响说话、口腔运动或听力。若舌神经受损,可能感觉舌头肿胀、刺痛,冷热感觉异常。此类麻木通常可恢复,恢复时间从2周至1年不等,视神经损伤程度而定。有时医生会建议服用维生素B以促进神经修复,减轻麻木症状。

8. 智齿手术或拔牙后若持续剧烈疼痛,服用止痛药无效,可能是干槽症(Dry socket),应如何处理?

  • 干槽症(Dry socket,牙槽骨炎)常见于拔牙后,尤其是下颌智齿手术后。因牙槽内血块部分或全部溶解,导致骨面暴露无保护,通常在拔牙后3-4天出现中度至重度疼痛,疼痛可放射至耳前及头部。伤口有异味,口中有异常味道,伤口呈灰色炎症组织。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,如:
    • 复杂拔牙或智齿手术导致牙槽骨受损。
    • 感染导致牙槽内血块溶解。
    • 拔牙后频繁吸吮伤口或漱口,导致血块脱落,吸烟也为危险因素。

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就诊牙医,治疗如下:

  • 进行X光检查,排除异物或残留牙根。
  • 用生理盐水清洗拔牙伤口,可能会冲出灰色溶解的血块,无需刮除(Curette),以免干扰伤口愈合并加重疼痛。
  • 在伤口内放置止痛药物敷料,常用止痛敷料为浸有丁香油和凡士林的纱布(Analgesic dressing)。若伴感染,可使用含碘仿粉和甘油的纱布(Iodoform gauze),或含止痛和抗菌成分的Alvogyl敷料,Alvogyl含有局麻药Butamben和止痛成分Eugenol及抗菌成分Iodoform。
  • 患者应每日或隔日回诊清洗伤口并更换药物,持续3-6天,视疼痛严重程度而定。
  • 服用止痛药缓解疼痛,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使用抗生素。

 

干槽症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拔牙或智齿手术后的疼痛,不是加速伤口愈合。若不治疗,疼痛会逐渐减轻并自行消失,但需约10-20天时间。

 

牙医博士 平图安·占他瓦拉阿提

正畸专科牙医

帕亚泰2医院牙科中心


预约医生

分享

如果有兴趣想咨询医生

请填写信息以便我们联系您。


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