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亲近的人患有“抑郁症”时应如何应对

Phyathai Phaholyothin

4 分钟

15/08/2024

AI Translated

分享


Loading...
当亲近的人患有“抑郁症”时应如何应对

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上的脆弱,更是一种身体疾病。因此,未患病的人无法百分之百感受到患者的感受。尤其当身边有人患有抑郁症时,我们该如何照顾他们,才能最大程度地理解他们?以下是应做与不应做的指导方针。

 

应做的事情

  • 与患者交谈,始终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,因为治疗抑郁症的核心,除了用药外,就是让患者看到自我价值,从而愿意生活并有勇气继续奋斗。
  • 邀请患者起来做一些有身体活动的事情,无论是轻度运动、玩游戏、手工制作,除了减少胡思乱想和抑郁情绪外,身体活动还能促进内啡肽等快乐物质的分泌,效果接近用药。
  • 用心倾听,态度轻松,不强迫,不替代他们做决定,因为抑郁症患者常觉得自己令人讨厌或是他人的负担。因此,要让患者愿意倾诉,必须让他们感受到有人愿意倾听,且不施加压力或评判,建立信任和轻松的氛围,让患者尽情表达想说的话。有时他们可能有自残或自杀的念头,若身边人能倾听,就能及时防止可能发生的危险。

 

做的事情

  • 不要推脱患者去寺庙听佛法或让他们自己静心,而不陪伴他们,因为患者会立刻感到无依无靠,觉得自己令人讨厌,且越被疏远,越容易产生不想活的念头。
  • 不要装作没听见或不愿谈论患者提及的自杀念头。许多人认为谈论自杀会引导患者去做,但实际上,如果患者提到想死,身边人却反抗或装作不在意,甚至说“别多想了”“别想这些傻事”,只会让患者感觉更糟,觉得没人理解他们的感受,心里堵得慌,没人真正懂他们。
  • 不要施加压力和催促,如果患者症状未好转,切勿说或让他们感觉“什么时候能好”“已经该好了”,因为患者会感到更大压力和失望,觉得自己令人讨厌或是负担。如果症状刚开始好转,这些压力会让心理状况恶化,甚至比之前更严重。

 

建议应主动接近并表示愿意帮助,认真倾听,理解患者,陪同他们去看精神科医生,并在复诊日陪伴。如果抑郁症患者表示不想活或想伤害自己,切勿让他们独处。

 


分享

Loading...
Loading...
Loading...